紫錐菊(Echinacea spp.)為原生於北美地區的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, 學名為Echinacea spp., 英文名為Purple coneflower ,中文名稱為紫錐菊、松果菊或紫錐花,台灣於民國89 年從國外引進試種,發現可適合台灣的氣候土壤條件栽培。北美印地安人是最先利用紫錐菊治療蛇蟲咬傷、其他皮膚傷口和醫治牙痛及喉嚨痛等。後來歐洲各國對紫錐菊的藥用效果發生興趣,特別是德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最多,發現紫錐花部分成份有強身的功能。
馬總統於101年6月2日 出席101年反毒會議之反毒博覽會時,在民間團體、教育部蔣部長及 總統傳遞揮舞「紫錐花運動」旗幟,宣示「紫錐花運動」,由校園推向社會,由國內推向國際,全球一起來,並爭取國際認同此一反毒意象及作為永久反毒代稱。
一、校園宣導紫錐花運動,建立無毒校園。
二、社會傳播紫錐花運動,掀起反毒風潮。
三、國際推廣紫錐花運動,呼籲各國響應。